妳最近在做什麼? 這似乎是最近朋友們透過電話, eMail 最常出現的問候語.
小時候記得我們家的規矩是上小學之後開始就要輪流做家事的.每個小朋友輪流洗碗, 一個人洗一個禮拜. 禮拜六/日要幫忙拖地板以及輪流晾衣服. 就是小朋友拿著抹布跪在地上擦. 我記得我是從廚房的1/4開始拖地的(家中有4個小孩,每個人負責1/4). 有一次因為偷懶不想拖地就索幸在拖到一半的時候故意玩起小腳趾頭, 把自己的腳趾頭弄到扭到了, 然後說我的腳趾頭扭到了...就可以躲過去了...當然那一次我也承受了皮肉之苦, 敷藥敷了很久...
六年級前段班應是台灣的父母親都很注重小孩子功課, 把小孩子功課看的比生活日常工作以及教育還重的時候.所以我的幫忙作家事的生活在印象中應該只做到國小畢業, 隨著升上國中就停止了. 所以我對做家事的印象只停留在洗碗, 拖地, 晾衣服... 結婚之後忙著工作, 週一到週五平均下班時間約在晚上10點左右吧, 週末不是忙著補睡就是回娘家/婆家 ...至於家事呢應該就在和先生爭執是誰該晾衣服/洗碗中度過或者屬於一個月或換季的時候才做的PM.
以前看影片或出國的時候總很羨慕外國人的家裡總是可以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自己有了房子並且入住是在有了小孩之後, 那時候老大大概9個月左右吧.剛弄好的房子總是漂亮的,可是事後才發現要維持其實是要花心思和愛心才可能把一個家維持的很好的. 所有的東西都應該要有一個屬於它們的家, 如書本, 遊戲本, 玩具, 盤子, 筷子, 碟子,...這樣所有的東西才能夠有歸屬而不會張家跑到李家去了而覺得亂.
女兒今年要上小學了, 也到了當年我開始學做家事的年紀. 我希望在今年可以慢慢的培養她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及觀念. 例如回家自己可以認真/專心的寫功課, 複習功課.(寫功課的部份,目前女兒已經可以自己做的很好. 回家後約20~30分鐘之內就可以自己獨立做完功課,不懂的部份她會再問我), 自己洗澡 (目前可以自己洗, 但還需要媽媽盯著否則就會一直在玩水. 不過我小時候好像也是這樣^@^), 自己練鋼琴 (這點就困難了, 遇到不會的曲子練沒兩下就開始亂彈, 唉~~), 自己看書 (這點也還O.K. ,因為我們發現女兒的視力有輕微的近視傾象, 所以已被禁止看電視.目前一週上一次圖書館借書來看,一天看一本也還 ok). 當然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要幫忙做家事了. 為什麼我會覺得要幫忙做家事 ? 因為我覺得[家] 是讓人穩定下來, 有安全感, 休息之後重新再出發的力量. 幫忙做家事可以讓小朋友從小對[家]有認同感, 對[家]有愛的感覺. 當然同時她也會了解到爸爸媽媽的辛苦, 和有付出才會有所得的道理.
在現在這個急功近利, 凡事忙忙忙, 急急急的社會中有很多的問題是來自於沒有一個穩定有安全感的家庭. 所以我希望自己把以前沒有修好的[生活]學分修起來, 這樣才有辦法好好的把小朋友教好.
以下這篇文章我很喜歡, 和你一起分享...
--------------------------------------------------------------------------------------
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
在商業供應深入家庭每一種需求的時代,一個母親的理家智慧與手下工夫,對家人來說似乎不再有絕對的影響了。沒有佣人的家,如果不想洗衣服,洗衣店會樂於整月包理這些工作。三餐、打掃,只要當媽媽的在心裡盤算一下,願意付出金錢來購買服務,什麼家事都會有人分工代勞。
但是,我成長的年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母親的想法,攸關著一個家庭的生活品質。我不禁自問,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那麼,當我成家、開始勾勒自己的家庭生活藍圖時,會不會有很大的不同?
小時候,總是很羨慕那些母親不用外出工作的同學。他們的媽媽常常坐在廊下聊天,有時候手裡還編織著可愛的小玩藝,看起來是那麼地悠閒。每當放學走過那些鄰家媽媽的身邊時,我想到的是我們那個沒有人在的家,和仍在工廠裡忙碌的母親。不只一次,我小小的心裡疑惑著:為什麼我們的家境不比別人差,但媽媽卻不能待在家裡等我放學?
母親因為不能專職在家照顧我們,所以她等於全年都在超時工作。出門前、進門後,一刻不停地補做著家庭主婦該做的所有工作;不只做,還要做得比別人更好、更周到。母親讓我感到最奇妙的,是她有一雙特別的眼睛,總是只看自己所完成的工作而喜悅,不嘆苦比別人重了幾倍的工作量。
在我還沒有聽過「正面」這個新詞的童心裡,我已經從母親的身上完全了解當中的意義了。她那特別的責任感,從來沒有化成語言教訓過我,但是我從她身上卻可以體會到「母親」這個角色喜樂的一面,和責任所能帶來的欣慰之感。
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我想,我沒有勇氣選擇在理一個家之外也同時工作;我也不會知道,在工作之外應該利用時間把家務一一補齊。
我在某些教養的分享會中,好幾次聽過大家在討論原生家庭的問題。有些朋友因而把自己不能做個好父母跟童年經驗緊緊連結在一起。他們忘了時代的差距,也忘了大環境的進步;唯一記得的是,父母對自己的過度嚴厲與照顧不周。
我喜歡母親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將來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要為你的孩子做我們沒有為你們做到的事。」如果我們了解、也贊同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就能鼓勵自己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而不是花時間去尋找自己不能當一個好父母的原因。
對上一代感謝諒解,對下一代盡心盡力,我想這就是愛能代代相傳的唯一理由。我相信,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在養育兩個女兒之後,我一定很難有如此堅強的力量來督促自己。
所以,我要為我的孩子做個好母親。
2008/05/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