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5

識字以後更要親子共讀

這是在陳安儀的BLOG--"陳安儀的筆下人生"所看到的一篇文章, 覺得寫的不錯,推薦給有小朋友的你參考. 其實我也是那個認為小朋友識字以後就可以不用伴讀的媽媽, 這篇文章讓我重新思考了這件事情,文章有點長,不過值得參考...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BLOG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4486788

今天早上,我帶女兒去參加聯合報辦的「全國盃作文大賽」,她是由班級老師推薦參賽的。有幾位讀者看到我坐在空地上等女兒,於是和我攀談,大家不約而同都提到「閱讀習慣」的問題,剛好,這也是我最近一直碰到必須不斷和家長解釋的問題,因此我決定回來將我的觀念寫出。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對於已經能夠識字、自行閱讀、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家長仍然要維持「親子共讀」的習慣------因為陪伴學齡後的孩子閱讀,才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關鍵!

很多家長聽到我這麼說,都驚訝的張大了嘴:「不會吧!都自己會看書了,還需要我一個字、一個字的念給他聽嗎?」

沒錯!很--需--要。當然,跟大小孩的共讀,並不光只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出來而已。跟大小孩的共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與技巧,下面我們可以一一細談。但是,我要強調,即使是已經識字的低、中年級小孩,仍然非常需要爸爸、媽媽陪伴閱讀,很多時候,他們仍然需要父母將書的開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給他們聽。因為,唯有你的陪伴閱讀,才是引領孩子跨越繪本、漫畫,邁入文字書籍的關鍵。

老實說,我早就記不得我幼稚園時期,爸爸媽媽讀過些什麼圖畫書給我聽;但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直到我國中一年級,爸爸到台北來陪我複習功課的晚上,都還經常陪我讀書。有時候他讀文言的「幼學瓊林」給我聽,有時候他會跟我談談他自己最近讀的書;還有一次,一見面他就丟了一本跟字典一樣厚、有著紅布封面、燙金字體的「莫伯桑短篇小說選」給我:「這本書很好看,是我剛在火車站旁邊的地攤上買的。你先看看,不懂得地方我再給妳解釋!」

我傻傻的接過爸爸丟給我的小說,隔天開始就沈迷在莫伯桑筆下的殘酷世界。這本爸爸丟給我的書,從此成為開啟我閱讀世界文學的鑰匙,至此之後,我迷上毛姆、契柯夫、左拉、史坦貝克……..,這一連串的閱讀經驗,全都從這一本法國短篇小說之王-----莫伯桑的選集開始。

為什麼要陪伴孩子讀書?除了當他們看不懂字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書的內容講給他們聽之外,家長的「讀」,還有「推薦、引導」的作用。

語言,是先由聽、講,再進展至讀、寫的。因此,「聽」是第一個接觸的感官。孩子的「聽覺理解」,一定遠超過他們的「閱讀理解」。因此,孩子需要「跟父母共讀」,讓理解力比較好的成人,把那些程度高一些的書籍,讀給他們聽,他們的閱讀能力,才能夠跟著往上提升。

也就是說,已經會識字的孩子們,他們需要情節豐富、字彙多樣、書寫多元的書籍內容去吸引他們閱讀,但他們自行閱讀的能力卻遠不及此。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帶領閱讀,往往是吸引他們進入閱讀世界的一個重要鑰匙!

另外,很多孩子識字之後之所以對閱讀失去興趣,往往是因為小學所教授的課本,是以識字為基礎而編寫的,而上課內容也僅偏重於生詞、語法的背、寫,讓孩子誤以為這類機械式的「練習」就是「閱讀」,而無法領略閱讀的快樂。

這時,也需要家長引領孩子去體會閱讀的樂趣,選擇一些真正適合孩子心智年齡的作品(台灣的課外選讀通常都太淺,無法吸引孩子興趣),讀給他們聽,讓他知道書中有另一番不同光景的世界,讓孩子重新找回閱讀樂趣。

舉例來說,我女兒現在三年級了,但我依然常常讀書給她聽。通常,她看她自己選的書,我讀我選的書。因此,當她在看「安徒生童話」故事的時候,我讀的可能是「湯姆歷險記」。等她發現我讀的「湯姆歷險記」比較有趣、搶過去一口氣看完了之後,我下一本讀的可能是「小婦人」。當她也把「小婦人」也看完之後,我便換讀「孤雛淚」。

我們之間的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媽,妳今天要讀什麼?」

「魯賓遜漂流記。」

「啊!媽,那本不好看啦,我昨天翻過了。妳讀別的好不好?」

「沒關係啊!媽媽還是先讀一點給妳聽。這本書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喔!你聽聽看好不好?」

通常,她會勉為其難的接受。然後第一天,可能會在很無聊的狀況下睡著,因為這類小說的第一章,通常因為要描述故事發生背景、或是人物介紹,因此都會有一些冗長的敘述,對孩子來說,欠缺劇情刺激。

第二天,她照例會哀求:「媽,這本真的不好看啦!我們換一本好不好?」
我通常都會回答:「快了!快了!精彩的地方就快要到了,妳再忍耐一下好不好?」

然後,我會努力加快速度,一口氣讀到劇情開始變得精彩的地方。比方說,魯賓遜漂流到荒島上之後,首要事情就是要找東西吃。....有一天,運氣不錯,他挖到六十個海龜蛋!……然後,眼看她的眼神亮起來時,我就會故做可惜的闔起書:「唉!時間到了,要睡覺了。這本書看樣子妳不喜歡,那我們明天換一本好了!」

這時女兒就會改口:「不用啦!媽,我們明天繼續念這本就行了!」

每次她這樣一說,我心裡就會偷笑,因為我知道,我明天可以不用讀啦!保證她放學回來,就會自己把這本書繼續看下去,一直到看完為止。我的「陪讀陷阱」,通常都十分有效,我建議過學生家長回家照做之後,成效也十分讓人滿意。

有一次,我有一個小五學生,媽媽一直煩惱他很不愛閱讀。我第一次提議讓他寒假試讀猶太女孩的真實故事----「安妮的日記」時,他媽媽真的把書買回來了,但是卻對著我頻頻搖頭嘆氣:「沒有用啦!我兒子怎麼可能看這麼多字的書!而且這本書很深耶!」

我向她建議:「妳試著每天抽十分鐘,讀十頁給他聽。或是妳一邊煮飯的時候,讓他讀給妳聽也可以。」

他媽媽很有心,回家真的照做。結果,寒假過完之後,這位媽媽驚喜的對我說:「你知道嗎?真是太神奇了!我讀了大概四、五天之後,有一天我回家,居然發現我兒子在看那本書!而且,後來在寒假中,好幾個下午,他都自己在看,一看看很久喔!看完之後,他還會告訴我那個女孩怎樣怎樣……」最後,寒假還沒過一半,這個孩子已經把整本「安妮的日記」看完了。

為什麼?他媽媽很不解:「為什麼我買的書他都不看,妳推薦的這一本他卻看完了?」我解釋:「因為這本書真的非常好看!只是,剛開始閱讀時需要度過前幾章的『過渡期』!而妳陪伴他度過了,所以他對內文產生好奇,發生了興趣,就會有動力想要看到結局!」

接著,這個孩子又看了好幾本相當「有份量」的小說,最近,他迷上了看水滸傳。而孩子一旦開始愛上閱讀,影響的層面很大。我本來教這個男孩教了很久,他的作文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上課態度也不佳。但是經過去年寒假,他不但作文程度大幅度提升,上課態度明顯好轉,而且也變成了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

不過,「共讀」到這邊,通常還沒完喔!

通常,進行一本書的共讀時,估量孩子看得差不多了,不妨隨口問問他書中的劇情,好確定他究竟看懂了多少。不過,注意問的時候要有點技巧,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考問她。

比方有一次我們在讀「苦兒流浪記」。女兒宣稱她已經整本都看完了,於是我便隨口問她:「喔!妳看完了啊?那猴子死的時候妳有沒有覺得很難過?」

結果她突然一愣:「ㄟ,猴子死了啊?」

我說:「對啊!妳怎麼沒看到?那你有看到狗狗死掉那幕嗎?」她更是一臉愕然:「啊?狗狗也死了啊?」

我笑了笑,原來她為了想要知道結局,所以跳過劇情的大部分,直接從後面開始看起,所以當然中間精彩劇情都沒看到。不過,我雖然拆穿了她的謊言,卻也沒責備她,只說:「啊!那本故事很長,妳可以慢慢看。」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跳躍性」的看書很不理解,甚至會生氣,指責孩子根本就沒有「好好看書」,其實這真的不需要。因為孩子在挑選閱讀題材時,一定會先閱讀他最有興趣的片段,對於冗長的描述、看不太懂得劇情,就會暫時先跳過。尤其是如果該本書的程度比較深,孩子很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但是,同時細心的家長幾乎也會發現,孩子經常會不停的重複看一本書。這時候家長又會生氣了:「幹嘛一直看同一本?浪費時間!」其實,這也是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字學習模式,因為他必須經由不斷重複的閱讀,把書裡的成語、名詞、語彙,銘印在腦海裡,順道不斷的多看上一次閱讀時沒看懂、或是跳過的地方,這就是更深一層的學習。

依我自己的經驗,「格列佛遊記」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大概看了不下四十遍之多。每一次閱讀,體會更多,直到現在,我才能領略到「格列佛遊記」中對於死亡的描述、人類昏昧的比喻,是多麼的諷刺而傳神。

因此,孩子們重複不停的看一本書時,不需要阻止他。跳躍的看一本書時,也不必責罵他。不過,家長有必要介紹孩子更深、更廣的書籍,直到他能夠自行開發新書、學習去尋找新的閱讀領域為止。

有家長問我:「那,究竟要共讀到孩子多大,才可以放他自己去看書,不用再理會他呢?」我的認知是,要「幫忙唸一點」書的時間,至少拉長到十歲左右;但一起「討論」書的年齡,卻可以延長到無限期。

書,是親子之間聊天的一個好題材。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忽然套用一句書裡的台詞,然後彼此會心一笑,因為,這是一個旁人聽不懂的秘密,只屬於我們母女。女兒也會經常興高采烈的跟我聊起某一本書的劇情,或是她的看法,甚至我們可以互相推薦好看的書。

「媽,『貓戰士』真的這麼好看嗎?我看妳最近都在看這本書,好像很好看的樣子!」
「媽!妳一定要看這本『魔法灰姑娘』,實在是太有趣了!」
「媽,妳小時候也很喜歡『小婦人』嗎?」
「媽,這本『嬰兒島』裡面煮的東西,都好好吃的樣子,看得我垂涎三尺!」

書看得多了,女兒不必背誦成語、看成語故事,成語自然用得呱呱叫;書看得多了,自然出口成章、下筆如行雲流水。但是,除此之外,最珍貴的,是我知道我們之間將永遠不缺話題。

小時候,我只要在廁所待五分鐘,就知道我爸最近在看「白話史記」;最近回娘家,廁所裡放的是「儒林外史」。我的父親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仍然保持大量的閱讀,每個星期固定去圖書館翻閱報紙、期刊、借書回來閱讀。

我從小就喜歡和爸爸聊天,因為我跟爸爸聊天,永遠可以有新的收穫-----他腦袋中總有新東西。他從來不喜歡東家長、西家短,也從不翻舊帳、重複嘮叨。他心情好、願意聊天的時候,幽默風趣的言談裡,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因為他閱讀。

我多麼希望,我和女兒也可以這樣。當我老得不能動的時候,都還有新鮮話題可聊----只要我們持續保持閱讀。

2009/10/22

你說,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以下文章中說的境界我是還蠻認同的....不過...哈哈...我還是做不到看到我老公半夜兩三點起來看棒球打太空戰士而不說話......

有一天,女人問男人“你說,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男人想了想,說:“是生與死吧!
你想啊! 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去死, 捨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卻,還不是愛的最高境界嗎?”

女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開始時她也是這麼認為的, 因為許多的愛情最壯烈的時候總是會和生與死聯系在一起的, 那些流傳千古的愛情無一不是生生死死,總之悲情者居多, 可是,更多的俗人之間的愛情卻只有平常的愛與恨! 只有平常的悲傷與快樂,

那你說是什麼?”男人問。

女人笑了, “是習慣,當你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中的習慣, 你就真的愛上他了。”
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習慣的認同。
愛到最高境界就是認同了他的習慣。
一個女人習慣了一個男人的鼾聲, 從不適應到習慣再到沒有他的鼾聲就睡不著覺, 這就是愛 。 一個男人習慣了一個女人的任性、撒嬌, 甚至無理取鬧、無事生非,這就是愛。 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去改變、去遷就,這就是愛。

愛情的哲學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就在生活的點滴裏,你如果始終不能適應一個人,適應他的所有習慣, 那只說明你沒有愛他,或者說你還未到愛的境界, 因為愛就在這些細節裏。
當你已經習慣你的愛人所有習慣, 比如他衣服的煙草味,比如他乾凈的襯衣, 比如他半夜起來看棒球, 如果這些你都已習慣, 那麼不要再問愛是什麼這樣愚蠢的話題了, 愛,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樸素。 它像一杯在我們身邊的白開水,伸手可及, 喝了,讓我們覺得涼爽舒服。

"stressed" v.s."desserts"

在網路上看到的,覺得蠻有意思的...與你(妳)分享 ...

stressed壓力與desserts甜點兩字,有很微妙的相關

曾在報上看過一位署名「老講」的讀者提到,英文中的stressed(壓力), 與desserts(甜點)兩字,有很微妙的相關。 是什麼相關呢? 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 可是,再看一下,咦,stressed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desserts嗎? 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reverse.」 (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哈,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 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 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 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此外, 也有人說:「人生就像一碗飯,一半是甜的, 一半是苦的,你不知道會先吃到哪一邊, 但終究必須把飯吃完。」 是呀,生命有甜、有苦、有酸、也有辣;但都必須去經歷它、走過它呀!
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餐廳,有一位二十八歲的饅頭師傅小張, 他雖然所受的教育不多,每天都在食堂裡做饅頭,辛苦工作十一個小時, 但在休息時間,他自學英文,也把握各種機會開口說英語, 結果,他的托福成績考了六百三十分。 小張說,他第一次開口說英語,是幾個學生在等著拿飯時, 等急了,他就脫口而出:「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 ?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請等一下好嗎?謝謝你的耐心。) 小張這麼一說,在場的學生都大吃一驚哪,這個饅頭師傅竟然會說英語? 可是,這真的是他自修英語的成果呀! 小張說,他有三個夢想: 「一是出國唸書,二是寫書,三是當一名新聞記者。」 他又說:「一輩子總要出一次國,人生才完整。」 如今,很多清大學生特別跑到餐廳,來一睹托福高手、會說英語的饅頭師傅; 而小張也說:「我是一個敢於作夢的人!敢在賣飯窗口大膽地說英語, 就是對我自己的最大挑戰!」哇,我真是感動! 一個人「輸在起跑點」又何妨? 人生路很漫長,只要「變」,就能「通」呀! 一個人,不求改變,就一定會失敗呀! 所以,曾有一前輩說: 「在天很黑的時候,星星就會出現!」 的確,在逆境中、在黑暗沮喪的心情中, 只要勇敢地用腳把憂鬱踢走, 那麼,星星就會出現,人的生命, 也就會「發現光明」啊! 把聰明用出來,加油!

2009/10/15

一直夢到"下一代"的事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做惡夢的情形嗎?

兒子Richard 這一週以來晚上一直都睡得不安穩. 晚上睡覺時一直說他會害怕,叫我要保護他.
半夜我睡得昏昏沉沉時一直把我搖醒,問我說:他一直夢到"下一代"的事情很害怕要怎麼辦? 半夢半醒之中我就回答他一句: 你可以請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保佑你呀. 這小子果然放過我,自己喃喃的在一旁唸起來了. 我也就可以繼續我的睡眠找周公去.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好幾天, 昨天晚上特別的嚴重,這位小孩子睡不了2小時就起來一次,一直叫我保護他, 幫他抓背, 而且不是閉著眼睛而是張著一雙大大的眼睛一直和你說話, 一直說他會夢到"下一代"的事情要怎麼辦? 實在是弄到我這個老媽快要瘋掉了, 因為我已經一週不得好眠了...
今天早上起床後, 我終於搞清楚狀況了. 由於兒子學校最近正在教瀕臨絕種的動物, 他回家就問我:媽媽,為什麼貓熊會瀕臨絕種? 於是上週末我解釋完瀕臨絕種的意思之後,就順便告訴他們(倆個小的)如果再不好好愛護地球,你們的下一代搞不好就不一定可以好好的存活下去, 到時候說不一定連臺南都沉到海裡面去了......而且還會有像莫拉克的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他問我那會不會有火山爆發, 我回答:有可能呀......
其實我的目的只是想做機會教育...沒想到...可能我兒子Richard的年紀還太小......結果導致於他一直夢到"下一代"的事的惡夢. 因為是第一次做惡夢....覺得很可怕...怕睡著了還會一直夢到...所以就不敢睡覺了...
姐姐Peggy也說:小時候當她第一次發現她會做夢,而且是惡夢時她也是怕到不敢睡呢!

2009/10/03

中秋節快樂

最近由於在幫姊姊survey台中的房子, 一星期跑了三次台中. 所以BLOG都長雜草了~真是不好意思~在此僅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會加加油把該補的補上來的